2021-07-30
AMC可以說已經成了體制外申請名校,尤其是理工科專業的“標配”競賽了。而今年AMC官方組委會針對2021-2022年的AMC考試時間作出重大調整。
調整中,美國數學協會MAA將今年年初的AMC10/12比賽命名為2021年春季,下個學年舉行的AMC10/12比賽將命名為2021年秋季。這也就意味著,2021年將會舉行兩場AMC10/12。
距離考試還有不到4個月,大家是不是已經開始物色AMC的培訓了呢?
今天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一個我期待了兩年的AMC課程終于出爐了!
為什么說期待了大半年,因為早在前兩年,我的好朋友洪老師(「學誠國際」數學競賽項目負責人)便向我透露,他所在的「學誠國際」正在搭建一個國際學校牛娃普娃都適用的數學思維訓練課程,從AMC入手,幾乎可以覆蓋到所有的數學類國際競賽項目中。
先透露一下這個課程的幾個特點:
既適合沒有競賽經驗的新手,也適合競賽界的老江湖;
打卡+專題模式,在家練速度、課上學方法,基礎扎實能出分;
區別于“刷真題”的常規模式,精選AMC近21年來最精華的500題,按思想方法歸類,以能力提高為目的。
#01
考AMC的三個常見問題
盡管AMC的名聲不小,不過大家對于具體的細節就知之甚少了。尤其是下面幾個問題,其實在考之前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
AMC到底參加哪個級別合適?
首先我們要知道,對于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只有AMC 10達到前2.5%或者AMC 12達到5%才對升學有幫助,并且兩者取其一即可,也就是說,AMC 10和AMC 12的含金量是一樣的,甚至每年有6、7題是重合的。
因此,學有余力的孩子建議在8、9年級就可以嘗試去解鎖AMC 10成就,這樣可以留出更多時間給其他背景提升項目或者參加更高階的數學競賽。
△2021年AMC 10和AMC 12的晉級分數線(數據來源ASDAN官網)
AMC的難度到底如何?
AMC確實不算一個難度很高的競賽,它更接近一個“門檻”,介于校內的數學和高難度數學競賽之間。
因此,說AMC很簡單肯定是不成立的,每年AMC 10和AMC 12考25道選擇題,最后的5道題難度并不小,甚至AMC 12的一些問題難度和更高級別的AIME難度接近。所以想拿分不難,但想要拿高分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70分鐘要完成25道題,每題只有3分鐘左右的時間作答,想拿高分,你肯定要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后面的問題上,盡管前20題難度不大,但速度往往是比難度更重要的因素。
數學不錯但沒有學過奧數,能去參加嗎?
剛才說過,AMC是一個“門檻”,因此其中的內容和校內數學的關聯度還是比較大的,可以說學校的基礎扎實,練習量充足的情況下,拿個不錯的分數不難。
但是AMC作為一個競賽,不可能只考課內的內容,下面幾個專題和學校有很大區別。
尤其是數論專題課內幾乎不涉及,組合專題的形式特別靈活,因此也是每年AMC難題最集中的,需要額外補充知識。
針對這三個問題中所暴露出的學生痛點,「學誠國際」針的這套AMC課程采用了兩個課程設計的邏輯。
#02
打卡+專題講座
簡單題不丟、難題敢去拼
由于AMC很火,導致現在AMC培訓泛濫,培訓質量也參差不齊,大致上以下兩類比較多:
培訓=狠刷真題
一次同學聚會,一個中學同學告訴我他在搞AMC培訓,我很好奇他一個做會計事務所的哪兒有時間搞教研?他說:“那還不簡單嗎?AMC的題網上都有,做一遍給學生講講就行了?!?/p>
這種培訓方式,基本上和體制內的題海戰術沒啥區別,甚至和體制內比,AMC還沒有“?!苯o你刷。相當于用“撞大運”的方式去應考,不能說一定沒效果,但極不穩定。
培訓=專攻難題
也有一些機構,尤其是一些個人老師機構數學水平很高,因此對于比賽中的難題往往有著個人獨到的方法和思路。這種方式對于牛娃可以說“如魚得水”,但對于普娃甚至從來沒有接觸過競賽的菜鳥學生則非常致命。
由于AMC既考驗“能力”,也考驗“手穩”,這種方式經常出現簡單的題做不對、難題又做不出的結果。
而「學誠國際」的課程設計邏輯是從效果層面出發,也就是“普娃如何拿高分”。
普娃拿高分第一條:能拿的分絕不放過。
對于想要拿高分的學生來說,AMC的前15題都是基本問題,大部分是學校內容的拓展和簡單的競賽知識,因此一定要保證極高的正確率和速度。
為此,學誠國際的AMC課程采用了“每日打卡”的方式,每天完成老師指定的習題,定時定量,在速度和準確率上做提高。
有家長擔心會不會就是“刷題”?其實并不是,因為這些題都是由老師針對上課的專題特別精選的,從根本上的目的就是“高效”。
△學誠國際 AMC真題集
普娃拿高分第二條:快速定位問題。
做題只會套路不行,但做題沒有路數是萬萬不行的,尤其是競賽,指望每道題都現場靠聰明的頭腦去解肯定不現實。
數學競賽好比下象棋,需要對一個個“典型局面”有清晰的記憶,然后運用轉化的思想,把新問題轉化為老問題。吃透這些經典問題,思維就有了錨定的點,解題才更有章法。
這套AMC課程中,從2000年至2021年的共42套卷子的1050道題中挑選出了500道題(大部分集中在16-25題,少量15題以前),相當于給學生提供了500個“典型局面”。
△學誠國際 AMC題庫:課程中的每一個案例,都有詳細的出處、答案、歸類,老師在課上會做更細致的點評
這500題再進行分解、歸類,最終形成了下面這個全面的專題體系。
△學誠國際 AMC12真題歸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對于入門選手比較頭疼的數論、組合等課內不涉及的專題講解既詳細又親民,不用擔心因為沒有碰過競賽而跟不上。
通過打卡+專題集訓的方式,2021年上半年,「學誠國際」數學團隊已經累計輔導50名學生參加AMC競賽,其中31名學生成功達到了AMC晉級分數線,晉級率高達62%,而且其中有82%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競賽。
#03
不只是AMC拿分
提高數學思維才是最終目的
其實上面那部分講完,這個課作為AMC的培訓課程已經很完整了,然而如果這個課程只是停留在AMC,那我不會期待了大半年。
曾經有一個教國際競賽的機構老師告訴我,他找了一圈,發現還是體制內學而思的那些教學材料最系統。
這也從側面反應出一個問題,目前的國際競賽培訓,還是停留在具體競賽的針對性備賽上,而沒有從一個更高、更抽象的角度入手。
“知識切片”和“思維切片”,是我第一次了解學誠時,洪老師反復強調的東西。所謂切片,也就是把教學的內容像生物實驗一樣一層層剖開,作為研究的對象。
目前,知識切片很多人做了,可“思維切片”在國際競賽培訓中,真正做的人并不多。
為什么?因為這需要教研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還不是立竿見影。
而這套AMC課程把“思維切片”落到了實處。
首先要做的,是數學思想方法的總結。
針對一類問題的技巧叫套路,而由大量問題抽象提煉出來的方法,就是思想方法。
數學中有哪些思想方法?遞歸思想、轉化思想、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等。這些方法可以在幾何中、可以在代數中、也可以在排列組合等各個專題中出現。所謂難題,其實就是由多種思想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組合拳。
要做到思想方法的總結,教研老師不但要會做題,還要會在各個不同專題之間做比對。比如下面兩個問題,看似完全不同,但實質上都是一個思想。
△三個問題分別出自排列組合、幾何、代數,卻都用到了路徑規劃問題和乘法原理,并且蘊含了簡化思想(答案另有詳盡分析)
其次,是讓學生們體會思想方法應用的過程。
思想方法的特點是抽象,很可能聽老師講的時候感覺自己懂了,可真到了具體題目中又完全不知道怎么用。因此,老師需要在學生解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去總結思路的由來;體會同一種思想在不同問題中應用上的不同。
其實做到這一步的時候,才是真正數學解題最“過癮”的時刻,因為你會有一種自己擁有了“上帝視角”的感覺。
也因為做到這一步,這個課程可以完全不限于AMC,相當于一個課程的錢打通了大部分同級別的競賽。
想必大家對這個課程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如果您被這門課程吸引,8月7日周六晚20:00,搬好小板凳,「學誠國際」數學競賽項目負責人洪老師將與您進一步探討:AMC 10/12背后的數學思維。
除了數學類國際競賽,
工程類、物理類、化學類等
十二大類國際競賽常常讓人眼花繚亂,
很多家長無法判斷競賽的含金量、難易度。
到底哪些含金量尤其高,
哪些特別值得參加?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以及點擊預約試聽
了解更多高含金量競賽,
解密更多競賽新思維!